2021年上半年我區溫高雨少災害輕 后汛期臺風暴雨高溫多需加強防御
番禺區氣象臺發布2021-07-01 15:16:19
一、番禺區上半年氣候特點
(一)降水少,龍舟水偏輕
2021年上半年,全區累積雨量670.2毫米,較近十年同期偏少33.7%,為2012年以來最少。龍舟水期間(5月21日-6月20日)全區累積雨量206.8毫米,較近十年同期偏少27.4%,為2013年以來最少。上半年共有7次暴雨過程,分別出現在:2月10日、3月6日、5月2日、5月24-25日、5月31日-6月1日、6月22-23日、6月25日。其中,“6.22-23”暴雨是今年以來最強暴雨過程,達到嚴重影響級別,具有暴雨范圍廣、局地雨強大、累積雨量大的特點,全區所有的站點均錄得50毫米以上的降水,平均過程累積雨量達到148.5毫米。
(二)平均氣溫破記錄,高溫出現早日數多
上半年,全區平均氣溫為23.2℃,較近十年同期偏高2.5℃,為歷史同期最高。從各月全區平均氣溫看,除6月外,其余各月均比近十年同期偏高,其中3月和5月比近十年同期偏高2.3℃以上,并打破當月歷史極值。高溫出現早,高溫日數多。5月9日出現今年首個高溫日,為歷史第三早。高溫日數達16天,僅比2018年少2天,為歷史同期第二多。上半年共有5輪高溫過程,分別出現在:5月17-18日、5月23-26日、5月30日-6月2日、6月21-24日、6月27日。
(三)氣象干旱發展,出現冬春連旱
2020年10月至2021年3月,我區連續6個月降水偏少,全區累積雨量僅123.5毫米,為歷史同期第三少,與近十年同期相比偏少了71.0%;期間,全區平均氣溫20.0℃,較近十年偏高1.1℃,為歷史同期第二高。溫高雨少導致蒸發量大,從2020年11月中旬起氣象干旱開始發展,2021年1月下旬至2月上旬和4月上旬我區氣象干旱達到特旱等級。隨著4月的多次降水過程,氣象干旱逐步緩解。
二、后汛期氣候趨勢預測
(一)氣溫
預計,后汛期我區平均氣溫較近十年同期偏高0.1~1℃。各月具體如下:
7月,平均氣溫偏高0.1~1℃,大致為29~31℃;
8月,平均氣溫偏高0.1~1℃,大致為29~31℃;
9月,平均氣溫偏高0.1~1℃,大致為28~30℃。
(二)降水
預計,后汛期累積雨量較近十年同期偏多1~2成。各月具體如下:
7月,累積雨量偏多1~2成,大致為200~280毫米;
8月,累積雨量偏多1~2成,大致為240~340毫米;
9月,累積雨量偏多1~2成,大致為180~240毫米。
(三)臺風
預計,后汛期影響我區臺風為3~4個,較常年值偏多。各月具體如下:7月1~2個,8月1~2個,9月0~1個。終臺可能出現在9月中下旬,接近常年。
(四)高溫
預計,后汛期高溫熱害偏重,高溫日數大致為30~35天,較近十年同期偏多1~6天;可能出現2~4次持續時間為5天以上的高溫過程。
三、風險分析和建議
(一)預計后汛期影響我區的臺風偏多,要注意防范臺風帶來的大風、暴雨及風暴潮造成的江水倒灌和河堤漫頂風險,做好道路綠化樹木、建筑物、廣告牌等的防風加固工作以及伴隨的強降水、強對流天氣等防御工作;
(二)需特別關注城市內澇引發的交通擁堵、地下車庫被淹、人員被困、商鋪受浸等不利影響;
(三)高溫熱浪期間生產生活用水用電需求急劇增長,建議供電供水部門關注高溫天氣過程,提前采取應對措施,保障供水和供電。同時,高溫天氣對人體健康、戶外作業和城市大氣臭氧污染均有不利影響,注意采取保護、控制等措施;
(四)前期雨量偏少,建議抓住后汛期降水時機,做好科學蓄水工作,確保秋冬季生產生活用水。
預測仍存在不確定性,我臺將密切關注天氣變化,及時發布最新天氣預報和預警信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