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年第7號臺風于9日10時在南海中部從熱帶低壓加強到熱帶風暴級,9日15時命名為“木蘭”(熱帶風暴級,英文名:Mulan,來源:中國,意義:木蘭花),向偏北方向移動,隨后向西北方向移動,強度基本維持,10日10時50分前后以熱帶風暴級(9級,23米/秒)在湛江徐聞沿海地區登陸。登陸后繼續向西偏北方向移動,強度緩慢減弱,11日05時減弱為熱帶低壓,中央氣象臺于11日08時對其停止編號(圖1)。
臺風“木蘭”是典型南海“空心”臺風,受其影響,我市出現了大雨到暴雨,陸地普遍出現6~10級陣風,港區普遍出現8~11級陣風,對我市的風雨綜合影響指數為0.24,為一般影響等級(表1)。“木蘭”具有
“生命周期短、大風范圍廣、累積雨量較大、外圍螺旋云帶影響大、登陸后風雨影響更明顯”的特點。
生命周期短:西太平洋臺風生命史約7天,南海臺風生命史約3~5天,“木蘭”9日10時生成,11日08時減弱停編,生命史僅兩天,生命周期較短。
大風范圍廣:“木蘭”的云系覆蓋了臺風中心東側直徑約800公里的范圍。全市共有2個測站(0.5%)錄得10~11級陣風,31個測站(7.6%)錄得8~10級陣風,209個測站(51.5%)錄得6~7級陣風。陸地普遍出現6~10級陣風,南沙區龍穴街錄得陸地最大陣風24.7米/秒(10級),港區普遍出現8~11級陣風,虎門大橋錄得港區最大陣風30.3米/秒(11級)(圖2)。
累積雨量較大:9日08時至11日08時,全市過程平均雨量44.7毫米,15個測站(3.7%)雨量在100~150毫米之間,135個測站(33.3%)雨量在50~100毫米之間,其中南沙區萬頃沙鎮錄得最大累積雨量135.9毫米(圖2)。
外圍螺旋云帶影響大:“木蘭”呈現明顯的空心結構,中心風雨小,大風和強降水主要集中在臺風路徑的東側。大風主要出現在茂名至粵東沿海,強降水主要出現在茂名、陽江、珠江口兩側及粵東沿海一帶。
登陸后風雨影響更明顯:港區在“木蘭”登陸前24小時已出現8級大風,陸地高地、橋梁在“木蘭”登陸前12小時出現8級大風,登陸后大風范圍進一步擴展(10日36個測站出現8級以上大風,9日僅4個測站);強降水在登陸后范圍擴展(9日僅番禺、南沙出現大到暴雨,10日已擴展至天河、黃埔、白云、花都區)。
圖1 2022年第7號臺風“木蘭”路徑圖
圖2 2022年8月9日8時至11日8時廣州降水分布圖
圖3 2022年8月9日8時至11日8時廣州極大風分布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