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0年5月20日12時-21日05時強對流過程影響評估
受西南季風和低渦切變影響,2020年5月20日中午到21日早晨,廣州市普遍出現了暴雨局部大暴雨(白云區太和鎮出現特大暴雨),并伴有短時強降水、6-7級局部8-9級大風和強雷電。白云區太和鎮夏良村站錄得全市最大單站小時雨量99.5mm,黃埔區文沖街廣州石化廠站錄得最大陣風22.6m/s(9級)。全市短時強降水持續時間12小時,6級及以上大風持續時間15小時,有242個站點(61.5%)出現短時強降水,91個站點(23.3%)出現6級及以上短時大風。此次強對流過程的風雨雷綜合影響指數為0.435,歷史排名第8位,為特別嚴重影響程度。
表1 2020年5月20日12時至21日05時強對流過程各單項指標及其指標值
|
|
指標名稱 |
指標值 |
2020年5月20日12時至21日05時強對流過程各單項指標及其指標值 |
短時強降水持續時間(h) |
12 |
最大單站小時雨量(mm) |
99.5 |
短時強降水覆蓋率 |
61.5% |
小時雨量≥40mm覆蓋率 |
23.6% |
小時雨量≥60mm覆蓋率 |
4.7% |
小時雨量≥80mm覆蓋率 |
0.5% |
過程最大短時強降水覆蓋率 |
25% |
過程最大小時雨量≥40mm覆蓋率 |
10.4% |
過程最大小時雨量≥60mm覆蓋率 |
3.6% |
過程最大小時雨量≥80mm覆蓋率 |
0.3% |
|
|
過程極大風速最大值(m/s) |
22.6 |
6~7級大風覆蓋率 |
21.1% |
8~9級大風覆蓋率 |
2.2% |
10~11級大風覆蓋率 |
0 |
12級及以上大風覆蓋率 |
0 |
過程最大6~7級大風覆蓋率 |
5.4% |
過程最大8~9級大風覆蓋率 |
0.7% |
過程最大10~11級大風覆蓋率 |
0 |
過程最大12級及以上大風覆蓋率 |
0 |
6級及以上大風時數 |
15 |
8級及以上大風時數 |
4 |
10級及以上大風時數 |
0 |
|
|
雷電覆蓋率 |
57.3% |
最大雷電強度(KA) |
84 |
過程最大雷電小時密度(個) |
4619 |
過程雷電總數(個) |
14012 |
過程最大雷電空間密度(個/km2) |
0.679 |
表2 2020年5月20日12時至21日05時強對流過程影響指數及其排名
2020年5月20日12時至21日05時強對流過程影響指數、歷史排名及其影響等級 |
影響指數 |
指數值 |
歷史排名 |
影響等級 |
短時強降水影響指數 |
0.646 |
4 |
特別嚴重 |
大風影響指數 |
0.283 |
56 |
嚴重 |
雷電影響指數 |
0.316 |
44 |
嚴重 |
風雨雷綜合影響指數 |
0.435 |
8 |
特別嚴重 |
2020年5月21日09時-22日05時強對流過程影響評估
受西南季風和低渦切變影響,2020年5月21日上午到22日早晨,廣州市普遍出現了暴雨到大暴雨,黃埔和增城區局地出現特大暴雨,并伴有短時強降水、6-7級局部8-9級大風和強雷電。黃埔區珠江街黃埔大橋站錄得全市最大單站小時雨量167.8mm,增城區石灘鎮江龍學校站錄得最大陣風21.8m/s(9級)。全市短時強降水持續時間15小時,6級及以上大風持續時間11小時,有286個站點(72.6%)出現短時強降水,87個站點(22.2%)出現6級及以上短時大風。此次強對流過程的風雨雷綜合影響指數為0.644,2016年以來排名第1位,為特別嚴重影響程度。
表1 2020年5月21日09時至22日05時強對流過程各單項指標及其指標值
|
|
指標名稱 |
指標值 |
2020年5月21日09時至22日05時強對流過程各單項指標及其指標值 |
短時強降水持續時間(h) |
15 |
最大單站小時雨量(mm) |
167.8 |
短時強降水覆蓋率 |
72.6% |
小時雨量≥40mm覆蓋率 |
50.7% |
小時雨量≥60mm覆蓋率 |
21.4% |
小時雨量≥80mm覆蓋率 |
8.8% |
過程最大短時強降水覆蓋率 |
38.7% |
過程最大小時雨量≥40mm覆蓋率 |
18.5% |
過程最大小時雨量≥60mm覆蓋率 |
10.5% |
過程最大小時雨量≥80mm覆蓋率 |
4.1% |
|
|
過程極大風速最大值(m/s) |
21.8 |
6~7級大風覆蓋率 |
20.8% |
8~9級大風覆蓋率 |
1.4% |
10~11級大風覆蓋率 |
0 |
12級及以上大風覆蓋率 |
0 |
過程最大6~7級大風覆蓋率 |
6.8% |
過程最大8~9級大風覆蓋率 |
0.7% |
過程最大10~11級大風覆蓋率 |
0 |
過程最大12級及以上大風覆蓋率 |
0 |
6級及以上大風時數 |
11 |
8級及以上大風時數 |
4 |
10級及以上大風時數 |
0 |
|
|
雷電覆蓋率 |
91.6% |
最大雷電強度(KA) |
154 |
過程最大雷電小時密度(個) |
15476 |
過程雷電總數(個) |
62434 |
過程最大雷電空間密度(個/km2) |
2.277 |
表2 2020年5月21日09時至22日05時強對流過程影響指數及其排名
2020年5月21日09時至22日05時強對流過程影響指數、歷史排名及其影響等級 |
影響指數 |
指數值 |
歷史排名 |
影響等級 |
短時強降水影響指數 |
0.960 |
1 |
特別嚴重 |
大風影響指數 |
0.260 |
70 |
嚴重 |
雷電影響指數 |
0.781 |
3 |
特別嚴重 |
風雨雷綜合影響指數 |
0.644 |
1 |
特別嚴重 |
注:排名數據為2016年以來
5月20-22日暴雨過程影響評估
一、5月20-22日暴雨過程特征以及影響評估
受西南季風及低渦切變的共同影響,我市5月20日08時-22日08時我市普降暴雨到大暴雨、局部特大暴雨,并伴有短時強降水、雷雨大風等強對流天氣。全市有92.5%的測站錄得50毫米以上的暴雨,其中21個測站錄得250毫米以上的特大暴雨,最大日雨量是黃埔區永和街錄得378.6毫米,過程最大降水為468.5毫米。根據暴雨影響強度等級劃分標準屬于全市性特別嚴重影響暴雨過程,為2005年以來第二強暴雨過程。主要特點如下:
強降水突出
強降水集中在20日16時至21日03時以及21日22時-22日05時。1小時最大降水量167.8毫米(為超百年一遇),列廣州市最強小時雨量第2位。3小時最大降水量為297毫米(增城區新塘鎮),列歷史第2位。日雨量最大的是378.6毫米(黃埔區永和街),也達到了超百年一遇。有21個站錄得特大暴雨,列歷史第3位。
強降水范圍廣
強降水(20毫米/小時)覆蓋率達到90.7%,特別是可導致嚴重災害的1小時80毫米的超強降水,出現站點達43個之多,為歷史第1多。暴雨覆蓋率92.2%,屬于全市性暴雨過程。
局部過程雨量大
黃埔永和街永崗社區2天降雨量達到468.5毫米。
綜合影響指數高
根據暴雨影響強度等級劃分標準屬于全市性特別嚴重影響暴雨過程,綜合影響指數為0.72,為2005年以來第二強暴雨過程(排第一的是2018年6月7-9日過程,綜合影響指數為0.77)。
二、主要影響
“5.20-22”持續暴雨過程給我市造成嚴重的洪澇災害和山體滑坡等次生災害,帶來了嚴重的社會影響,體現在以下幾方面:
(1)內澇嚴重導致人員傷亡、房屋倒塌、車輛受損
強降雨造成增城、黃埔、天河多地出現嚴重內澇和水浸。增城16個村莊受浸,全區農田受浸5500余畝,房屋倒塌3間、受浸167間;黃埔全區水浸內澇點431個,轉移人員3249人,倒塌房屋10間,水浸車輛約1966輛,其中鳳凰城、中新知識城等多個小區水浸嚴重,開源大道隧道水浸造成2人死亡;天河區16個內澇點積水50公分以上,造成3輛小車熄火被困,珠吉路大淋崗公交車站旁的檔口積水甚至深到2樓。
(2)引發山體滑坡等次生災害
白云區沙太路金盆嶺隧道同和地界發生1處山體滑坡,對交通造成輕微影響,黃埔區發生3起山體滑坡,其中明泉山莊發生山體滑坡及伴生泥石流,導致現場房屋倒塌4間,撤離7人,2人失聯。
(3)出現超十年一遇洪水造成河堤塌方
22日清晨,流溪河、官湖水、南崗河出現超十年一遇洪水,烏涌出現五年一遇洪水。花都區梯面鎮梯清河霞光巷段出現長約20m寬約1m的河堤塌方。
(4)交通影響嚴重
全市共出現水浸路段47個,較為突出的水浸路段3處(省道S119線荔新公路順欣花園路段、省道S256線荔三公路火車橋底、省道S118線新新公路廣惠高速橋底)。10個公交站場受水浸影響,受影響公交線路共155條。地鐵13號線因站外水位較高全線停運。廣州站、廣州東站始發到達的部分列車停運或晚點,廣深動車在早上10時之前列車停運。
(5)黃埔、增城區發布停課通知
5月22日,黃埔、增城發布暴雨紅色預警信號,區教育局、區氣象局聯合發布停課通知。
表 5月20-22日暴雨過程各項指標
指標 |
指標值 |
綜合影響指數 |
0.72 |
暴雨持續天數 |
2 |
全市平均過程累計雨量(毫米) |
178.1 |
全市平均最大日雨量(毫米) |
121.6 |
特大暴雨站次(站) |
21 |
單站最大日雨量(毫米) |
378.6 |
單站最大過程雨量(毫米) |
468.5 |
1小時最大雨量(毫米) |
167.8 |
3小時最大雨量(毫米) |
297 |
短時強降水覆蓋率(%) |
90.7 |
單站短時強降水時數(小時) |
8 |
小時雨量>=80mm站次(站次) |
43 |
暴雨以上覆蓋率(%) |
92.5 |